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表现为全身上皮组织角化增生,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合成不足而致夜盲,结膜干燥,角膜软化,中医学称“雀目”或“鸡窝眼”。
主要原因
1.摄入不足
维生素A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才能满足人体需要。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尤其是乳类、蛋类和肝脏含量较丰富,如果膳食中这类食物很少就容易缺乏,维生素A的植物性来源主要就是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在体内使用率仅为20%~40%,很难满足机体需要,所以长期缺乏动物性食品是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
2.吸收或利用障碍
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如急性肠炎、痢疾、结肠炎等均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一些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也会干扰小肠对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
3.需要或消耗量增加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在低照度和微波辐射下工作的人群等,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高热、烧伤、骨折、大手术患者,维生素A的分解代谢增强,也需要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
常见症状
维生素A缺乏主要是皮肤和眼睛的症状。皮肤症状初期为干燥,鳞屑增多,后期为毛囊角化丘疹。丘疹中央有角或角刺,四肢伸侧、颈、背、臀部明显。头发干燥稀疏,指甲枯槁变脆,有时有口角炎。眼部症状首先出现暗适应能力降低及夜盲症,然后逐渐发生为干眼症,表现为眼泪减少,眼睑干燥,结膜变厚发生皱褶,失去光泽和弹性,在角膜缘侧,球结膜中间有白色泡沫状白斑,称毕托斑。当维生素A缺乏严重时,结膜和角膜干燥、粗糙,形同皮肤;角膜上皮剥落,形成溃疡乃至穿孔失明。
治疗
1.饮食治疗
给予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羊肝、牛肝、猪肝、鱼肝)、肉、蛋、乳、胡萝卜、辣椒、番茄、菠菜、韭菜、荠菜、雪里蕻、金针菜等。特殊情况下,不易获得蔬菜时,可利用苜蓿、灰菜、扫帚苗、蒲公英、车前草、萹蓄菜、龙芽菜、野苋菜、金樱子、刺梨、猕猴桃等野生果蔬。
2.药物治疗
夜盲或结膜病变者每日口服维生素A25000U,连服1~2周。角膜病变者需做急性处理,开始数日、数月肌注维生素A100000U,以后数周每日口服25000U,同时还应保证其他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及碘、锌的正常供应。
维生素D缺乏症
在机体的钙、磷代谢中,维生素D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维生素D缺乏主要是引起机体钙、磷代谢的紊乱,其突出的表现是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软化症。
主要原因
1.膳食中摄入不足
在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并不丰富,含量较多的食物是乳制品和动物肝脏,所以有相当多的人群从膳食中摄入的维生素D不足。膳食中脂肪含量不足也可明显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2.日光照射不足
皮肤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可合成大量的维生素D,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长,日照时间短,再加上防寒服装会影响日光对皮肤的照射,因此北方的冬季较易发生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另外,一些人群由于工作需要(如煤矿工人等),长期不能接受阳光照射,也易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
3.肝脏和肾脏疾病
维生素D必须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转化才能变成活性形式。当肝脏或肾脏发生病变时,尽管体内维生素D含量丰富,也不能形成足够的活性型维生素D,体内钙、磷代谢将受影响。
常见症状
人体缺乏维生素D后,钙、磷吸收减少和排泄增加,不能在骨骼正常沉积,婴幼儿及儿童则发生佝偻病,成人则发生骨软化症。
1.佝偻病:此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烦躁、哭闹、夜间多汗、睡眠不安、枕部秃发、肌肉松弛、发育迟缓。重症患者可出现“O”型或“X”型腿,肋骨出现“肋串珠”;头部变形呈“方颅”;囟门边沿变软,骨缝加宽,闭合延迟;胸骨变形,形成“鸡胸”。
2.骨软化症:成人维生素D缺乏,可形成骨软化症。主要表现为四肢酸痛,尤以夜间为甚,病情严重时疼痛加剧,多在腰背部沿脊神经放射。尤其是孕、产妇维生素D严重缺乏时,骨盆畸形更为明显,胸骨和脊柱也可变形。
治疗
1.综合治疗: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要多吃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尽量使膳食中维生素D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400U/d,其次每天要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接受一定量的阳光照射。
2.药物治疗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治疗,主要是补给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成人每日补给维生素D3000~5000U(1U=0.025mg),儿童患者要适量减少。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的药物是浓缩鱼肝油,例如鳕鱼肝油、比目鱼肝油、鲨鱼肝油、金枪鱼肝油含量都很高,要根据说明书使用,不要盲目滥用,以免发生中毒。在用维生素D的同时应补给钙剂。
维生素B1缺乏症是由于机体维生素B1(硫胺素)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全身疾患,临床上习惯称本病为脚气病。该病主要以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组织水肿、心脏扩大、循环失常及胃肠症状为主要特征。
主要原因
1.摄入不足
因为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谷皮中,所以长期食用精白米、精白面,可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
2.烹调方法不当
因为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所以若淘洗米次数太多、水温过高,吃捞饭时倒掉米汤均会造成维生素B1的丢失。另外,做米饭和做馒头时加碱,可导致维生素B1的破坏。
3.吸收障碍
胃肠疾患或经常服用泻药,妨碍了小肠对维生素B1的正常吸收。
4.劳动强度过大,机体需要量增加而未及时补充。
常见症状:
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常有沉重感,肌肉酸痛,腓肠肌压痛,伴有头痛、失眠、厌食、体重下降、消化不良。以后逐渐出现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和水肿三大症状。周围神经炎症状常表现为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下肢多见。先有感觉过敏,灼痛,然后转为感觉迟钝,以致消失。肌力减退,上下楼困难,蹲踞时不能起立。跟腱反射及膝反射减弱以致消失。严重的病例,可因喉返神经瘫痪而发音嘶哑;听神经受损所致听力障碍;累及胃肠神经时,可使胃肠蠕动减弱、便秘、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
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悸、气喘、心前区闷痛、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脏有杂音、心律失常等,并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俗称“脚气冲心”。有些患者可出现水肿,多见于踝部,严重者可向膝、大腿及其他部位发展。
维生素B1缺乏症在临床上可分为4型,即干型:以周围神经炎为主;湿型:以水肿为主;暴发型:以急性心肌损害及心力衰竭为主;混合型:同时有干型和湿型两种类型。
治疗
1.饮食治疗给予维生素B1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酵母、豆类、谷类、麦类(全麦)、糙米、瘦肉、心、肝、肾等。使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如不丢弃米汤,蒸馒头用酵母,不加过量碱等。
2.药物治疗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1,直至治愈为止。一般可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mg,每日3次。如不能口服或吸收不良,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每日2次,每次10m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每日3次,每次5mg。本病常伴有多种营养素缺乏,治疗时尚需给予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可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干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