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运动疗法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
医疗体操:
可以根据各种疾病与伤残的特点、功能状况和要达到的治疗目的,可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内容,既可作用于全身,又可作用于局部;其中的准备姿势、活动部位、运动幅度、速度、运动的复杂性和肌肉收缩用力程度等,都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做到循序渐进。
可选用不同的方式,例如肌肉力量的训练、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耐力训练、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平衡运动等。关于运动量、运动强度、活动范围,应根据患者对运动的耐受情况,及时予以调节。也可根据病情及情况分阶段进行训练。动作的多样化还可提高病人的情绪。
有氧训练:
属于长距离耐久力的训练,又称“心肺功能训练”。它是通过连续不断和反复多次的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和一定的训练强度,要求完成一定的运动量。
该训练方法简便、易行,运动方式对技巧的要求不高,易于推行。其种类有有步行、健身操、游泳、自行车、原地跑、登楼梯、跳绳等。
人体生理负荷量是由锻炼的强度、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持续时间等决定的,而人体可以自监自控训练,因而安全有效。一般采用中等强度的耐力性训练,对心肺功能有良好作用,可提高负荷量,增加携氧能力,并且对改善机体有氧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进程有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收缩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着重意识和呼吸锻炼的方的气功、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太极拳、五禽戏等。
患者在参与到运动疗法中时,需要由临床经治医师与体疗医师共同协商、讨论,握针对病情的体疗知识,有利于开出更合适的体疗处方。必须全面询问病史或健康状况,有无参加运动的禁忌证,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功能检查与评定。
同时,也要叮嘱患者掌握活动量,不能操之过急,活动量要由少到多,渐次增加,适可而止。安排好运动时间,每天以早晨锻炼为好,此时空气新鲜,精力充沛,全身肌肉器官也可得到充分休息,体疗效果较好。不能到室外进行锻炼者,可以在室内或床上随时安排锻炼项目。
训练项目也不宜过多,如果在过程中出现食欲差、失眠、体重明显下降、脉搏超过原来的30%,这往往是运动过度引起或者有其他疾病,应该酌减运动量,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