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基层之声 国家政策 重磅!国家卫健委文件,县域医疗有新动作

重磅!国家卫健委文件,县域医疗有新动作

2021-11-05 阅读(3731)

未来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要达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如何建设?国家卫健委提出最新要求。



为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

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
达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今年10月至12月为启动阶段,国家卫健委要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以脱贫地区、三区三州、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为重点,在经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估已达到三级医疗服务能力的县医院以外,推荐实施“千县工程”的县医院(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结合“十三五”时期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和地方推荐医院情况,研究确定纳入“千县工程”的医院名单并予以公布。

实施阶段,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省级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和“一院一案”的具体工作方案,有计划、分步骤落实各项工作。

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辖区内有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指导,并于2022年至2025年每年12月底前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报送年度工作情况。

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划重点:
县医院迎来10大新建设任务

国家卫健委要求县医院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另一方面,要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

接下来,各地县医院应如何做?《方案》给出明确答案:

1.加强专科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诊疗科目,综合考量近年县域患者外转等因素,通过引进人才、改善硬件条件、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补齐专科能力短板。


重点提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肿瘤、神经、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




2.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进修、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医院应当支持新招收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选派符合条件的业务骨干参加相关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储备高层次人才。


加强儿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精神科、麻醉科、急诊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病理科、出生缺陷防治、药学、护理等紧缺专业和骨干人才培养培训,构建人才梯队。


提升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保障本院医师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县域内基层医务人员教学和培训中的带动作用。




3.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






① 依托肿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形成与县域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联动,开展肿瘤、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


② 依托微创介入中心,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开展肿瘤、外周血管、神经等领域的介入诊疗。


③ 依托麻醉疼痛诊疗中心,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治疗,不断满足患者对诊疗舒适性的新需求。


④ 依托重症监护中心,提高重症救治水平,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





4.建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进一步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


完善急救网络,建设实时交互智能平台,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提升抢救与转运能力,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5.不断改善医疗服务

将健康教育、健康科普、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纳入到医疗卫生服务范围。


巩固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优化就诊流程,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就医提供绿色通道。


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展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注重人文关怀,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6.持续改善硬件条件

根据县域居民诊疗需求,逐步改善硬件设施设备条件,结合专科发展需求,系统完善发热门诊、急诊医学科、住院部、医技科室等业务用房条件。


加快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信息化等设备和医用车辆配置,改善停车、医用织物洗涤、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设施。




7.统筹管理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统筹管理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逐步将县域内常见病、慢性病引导到基层就诊,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并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和双向转诊通道。




8.组建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

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推动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县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同质化。


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提高利用率,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向上与高水平省市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打通优质医疗资源输送通道。  




9.组建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

依托县医院建设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强化县医院对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管理。






① 依托医疗质控中心,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② 依托人力资源中心,优化县域医共体内的薪酬结构,统筹人力资源管理。


③ 依托运营管理中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明确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


④ 依托医保管理中心,建立县域医共体内的医保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配合医保部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引导落实健康管理工作。


⑤ 依托信息数据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在县域医共体内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并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网络安全。





10.提升县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党对公立县医院的全面领导,健全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提升医院依法治理能力,聚焦医、教、研、防等业务发展,加强资源配置并优化流程。


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县医院作为连接大医院和乡村两极医疗机构的枢纽,在实现分级诊疗方面显得尤为关键。

这两年国家卫健委接连出台关于提升县域医共体能力建设方案,加之今年的政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均提到了有关提升县医院医疗服务建设的内容。

由此可见,未来国家一定会做强做大县级医院方面持续发力。


来源: 国家卫健委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