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远程康复训练中心

远程康复训练中心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以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成为威胁人们健康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目前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约150万人,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约75%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估计每年社会经济负担400亿元。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存在分布不平衡的瓶颈制约,使得很多患者无法在急性期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经过急性期的康复介入和稳定期的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治疗,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患者出院后仍然残留肢体功能障碍的后遗症。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居家康复训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国外,很多先导实验已经证明了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治疗效果不仅不比在医院里康复治疗效果差,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更好。Cramp-M-C等的研究表明社区基础的低强度训练方案对走路不稳的脑卒中幸存者是可行的,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说明居家和社区康复的重要性。国内也有相关报道,如杭州市沈红丽等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8年9月-2009年12月经治疗好转的1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认为家庭康复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目前居家的康复系统在硬件方面一般采用电话、手机和一些居家监测设备,但目前还大多停留在临床试验或认证阶段。在国外已有少数系统通过FDA或其它相关医药检验机构的批准进入居家,但在国内,尚未具有脑卒中的居家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系统进入家庭的居家康复治疗。

此外,康复治疗过程中,功能评定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技术,目前国际上大都采用规范化的量表来评定患者的功能。然而,国内的功能评估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

因此,针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家环境的作用,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临床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将围绕“社区-家庭”这一环境,深入探索、挖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新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AI远程康复(肢体)训练与评估系统,充分为各地区所有“脑卒中”患者提供康复服务,该系统以三级医院或县一级中心医院康复科为龙头,以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家庭康复成为长久康复为基础。 



已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5项,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授权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著28项,授权6项。



功能简介:

1、“脑卒中”患者功能中央系统储存、分析、报告、双向远程康复连接;

2、主被动肢体康复综合康复训练

3、综合训练算法评估、标准示教区

4、社区医生“脑卒中”患者康复转化单元

5、家庭长期康复治疗

来源: 基层医邦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