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师助手 医疗技术 新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6.4%,该不该用二甲双胍

新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6.4%,该不该用二甲双胍

2017-04-26 阅读(3838)

病房里最近住进来一位刚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3岁,女性,体重超标,腹型肥胖明显(身高1.54m,体重82.6kg,BMI34.8kg/m2),该患者没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偶然发现自己血糖高,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建议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但患者不愿意服药,想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改善血糖。该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为6.4%,住院期间空腹血糖在6.6~7.4mmol/L,餐后血糖<10mmol/L,那她该不该用口服药呢?


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什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控制目标,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应<7%,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之间,非空腹血糖10.0mmol/L以下,从该患者的基本情况来看,除了空腹血糖稍微超过这个范围之外,其他指标尚且达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该是可以把空腹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的。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方案的制订。通常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更严格地控制血糖,让糖化血红蛋白<6.5%,甚至尽可能接近正常,这名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就应该严格控制血糖。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口服药物效果更佳,那么,推荐她服用二甲双胍还有其他原因吗?


自身胰岛素功能评价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差异,了解其自身胰岛功能可以更好地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和抵抗水平的国际公认金标准是葡萄糖胰岛素钳夹试验,因其需要特殊设备、采血过频、量过大,试验价值昂贵, 国外也仅少数有条件的医院用于研究,国内医院也很少采用此试验。临床上可以通过糖耐量、胰岛素、C-肽释放的数值、峰值时间联合评判胰岛β细胞功能。


该患者的馒头餐试验结果如下:空腹血糖6.51mmol/L、胰岛素7.58uU/mL、C-肽2.76ng/ml,1小时血糖11.33mmol/L、胰岛素42.98uU/mL、C-肽6.12ng/ml,2小时血糖9.20mmol/L、胰岛素69.78uU/mL、C-肽12.25ng/ml,3小时血糖5.53mmol/L、胰岛素18.34uU/mL、C-肽7.51ng/ml。


胰岛细胞功能正常者,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服糖后峰值时间均在1小时,3小时均能恢复到正常值内。胰岛素和C肽释放各时相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峰时间1小时。从以上结果来看,该患者胰岛素高峰后延,2小时为最高峰,虽然她3小时的血糖数值恢复到正常范围,但仍然存在胰岛素抵抗,尤其是2小时C肽的数值很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给予该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药物,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血糖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以此减少高胰岛素对机体的危害,对控制体重也有一定的帮助。最后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0.5g,tid,定期监测血糖及复查。当然,指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以及运动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


来源: 医脉通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