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基层之声 国家政策 句句戳心!公卫干不好,六大真相说明白了

句句戳心!公卫干不好,六大真相说明白了

2019-12-17 阅读(4293)


未来,基层医疗机构公卫服务如何开展,这篇文章说的太透彻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下简称公卫服务) 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全国各地作为公卫服务实施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十年来不断地探索公卫服务模式的创新、融合。


然而,基层机构一系列积极、有益的尝试背后,居民的满意度、对项目的知晓率,公卫人员服务质量和效率依然低下,令人唏嘘不已。


为何会出现上述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一下。


一、认识程度不到位,导致人员准入门槛低


目前,免费的、自愿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


然而,由于各级各部门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资格没有明确准入标准,再加上部分基层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过低。


往往新入职年资轻、无执业资格或退休、后勤人员、临时工成为这个行业的“主力军”。


试想,缺乏基层经验、无技术的他们能保质保量实施12大类47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吗?再者,广大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从何而来?


二、相关政策不配套,地区之间差距大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国家层面都会考虑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尽管国家会通过统筹兼顾、经济倾斜等政策进一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个地区都完全顾及到是不可能的。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基础好,发展公共卫生具有较好的优势。


以青岛市崂山区、东营市垦利县等区县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为例,这些地区在国家、山东省、县(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套资金全部到位情况下,每检查一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各区县都会再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补助。


而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北地区,本来做好“规定动作”就实属不易,再做“创新动作”基层机构或人员恐怕都是有心无力。

三、未建立分级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


严格意义上说,基层机构公卫项目的实施一般都是院长全面负责,一名副院长协助院长做好基本公卫服务,另外会成立公共卫生科,配备一名公卫科长安排科内具体工作任务。


理论上,应该是一级抓一级的框架体系。然而,有时候为了方便工作,基层机构经常出现越级安排工作、布置任务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管理脱节,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四、信息化参差不齐,系统统一难度大


基层机构在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根据各专项服务规范要求,少不了使用体检表、随访表等各种表格。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基层机构之间、区域之间有着信息交换、共享的需要,软件公司开发了各种公卫信息系统。


以山东省临清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例,从最初的浪潮软件到众阳软件,再到目前聊城市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冠新软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系列公卫软件的开发利用,确实方便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也确实存在各类公卫软件共存的混乱局面,要想实现区域统一,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需要时间。

五、绩效评价不真实,人员奖惩不兑现


目前,基层机构开展公卫服务,每月都要定期对基层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排名,然后再根据成绩兑现人员奖惩。


前述基层机构从事公卫人员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项目绩效评价效果、质量、水平可想而知。


另外,有些机构存在公卫人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也就是说,公卫科人员常常自己考核自己。有时候,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并非不真实,人员奖惩亦无从谈起。

六、未做好医卫融合,家医签约履约难


国家一直在倡导医卫融合,山东省也在部分县(市区)积极开展该项工作的试点。医防融合就是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周到、温馨的服务。


但是,目前医防融合在基层机构并未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源于基层人员能力、技术条件的限制,二是医务人员重治轻防思想的干扰,三是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缺乏吸引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利抓手,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上,两者相得益彰、各有裨益,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作用并未凸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就诊居民对基层机构人员技术不相信、不认可。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基层机构公卫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持续改进服务的技术路径、方法,最大限度优化公卫人员的结构、工作流程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七、对基层机构公卫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


基层机构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高标准、严要求的招聘制度是为了能够更好保证基层公卫人员的工作质量。


在高标准选拔的前提下还要对该服务群体进行不断的业务培训,让公卫人员不但能更深入了解日常工作内容,还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进而把工作中遇到问题沉着冷静地处理。


为此,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人员培训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基层机构应该定期开展项目专题培训,让更多的项目人员熟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各专项服务规范的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等,在开拓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让基层机构公卫人员能够学通弄懂《规范》内容熟念于心,诸如医防融合、定期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进行全面健康体检,结合每年第一季度随访同期开展相关服务,避免人员劳碌奔波,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率。

八、制定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


基层机构要紧密结合《规范》要求,在提供基本公卫服务时使用统一表格,开展全员公卫软件使用系统培训。


为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日趋完善,根据时间、任务节点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设立专门的办公机构,配备独立机房和全新设备。


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自上而下层层机构都签订责任书,定期督导基本公卫项目的开展情况,采取划分片区包干的方式,责任到人的方法。


要定期召开半年、年度会议,分析和总结在基本公卫服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了体现对项目工作的重视,建议定期以通报形式呈报相关部门。

九、建立规范化分级管理方式


在每一家基层机构都建立起日趋完善的分级负责体系,县(市区)政府首先成立公卫工作领导小组,然后县(市区)卫健局建立公卫管理办公室,再把年度任务、工作目标分配给各基层机构人员。


根据《规范》要求,统一标准在各基层机构均设立公共卫生科并且配齐12个项目负责人,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场所,比如有卫生计生监督室、妇幼保健室和疾病防控室等科室,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为了全面实施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将公共卫生工作责任与制度公开上墙,督促基层机构人员认真负责地把公卫服务落到实处。

十、执行规范化的绩效评价监督制度


随着国家对公卫项目的不断推进,要建立持续完善的日常监督评价体系,督导各基层机构把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地开花,依据机构制定的绩效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基层人员奖惩,从而有效调动基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对此,项目专家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居民的了解程度、重点人群的满意度及知晓率等,做到以“社会利益为主,经济利益为辅”的目的合理推动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意义重大,这是一项事关群众利益且不容小觑的工作,做好基本公卫服务更是我们每个公卫人的责任。



来源: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王守强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Links